那位风度翩翩的“双料”院士走了
他是一位谦和而执着的学者,
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智者,
在他身上,诠释了风度与才华的完美融合,
也谱写了科学家与管理者的“双料”传奇,
他就是我国著名核材料与核燃料科学家、工艺技术专家、新型特种材料研究及应用的奠基人、研究试验堆燃料元件研究制造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冠兴。
李院士50多年如一日,勤恳耕耘在热爱的核事业领域,为我国核科学事业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核工业创建65周年之际,他被评为“核工业功勋人物”。
16岁上清华,他是全班最小的学生
李冠兴生前在接受记者采访谈到少年求学经历时说:“当时报工程物理系实际也没什么道理,但我是要学工科的,第一志愿就报了清华。”
放弃优越生活环境的他,原来早已“心有所属”,并在16岁那年如愿考上清华大学。
李冠兴家庭合照,从左向右分别为:弟弟李冠雄、母亲王妙珍、李冠兴、父亲李守仁、妹妹李冠秀
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李冠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丁字尺、圆规等文具用品。听说北京很冷,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床6斤重的厚被子。
自小就独立性比较强的他,第一次离开家乡上海,独自一人远赴1200多公里外的北京求学,并从此也与“核”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7 年,李冠兴(后排右一)和高中同学在北京的合影
虽然带了6斤重的厚被子,但北京的冬天还是把他冻得够呛。班里的同学知道了,就让他去买棉花,然后大家共同给班里这个最小的弟弟加厚被褥。
李冠兴为人厚道,待人以诚,身上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这可能与他求学时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佩戴清华大学校徽的青年李冠兴
“李院士为人非常谦和低调,每次到深圳来,都专门打电话叮嘱我们不要刻意派专人接机,让我们感到接待李院士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儿,没有任何压力。”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周跃民回忆。
“无论是在机关部门还是在生产现场,每当遇到职工,李院士永远都是驻足与对方亲切交谈。”时至今日,二〇二厂(现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的许多人回忆起院士温和儒雅的音容相貌仍历历在目。
“工作上勤学慎思、专业审慎,尽显业界大家风范;生活中温文尔雅、平易近人,令人如沐春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燃料材料研究所所长朱丽兵至今依然记得与院士初次相处时的感受。
选定硕士研究方向,做不出来就肄业!
李冠兴在清华大学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恒德先生,学的专业是核材料。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核工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核材料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大家都不是很清楚,都是摸索着前进。
在清华大学读完本科又攻读硕士学位的李冠兴,读研第二年找了几个选题,但都被导师李恒德先生否定。
他很着急地问导师:“哪个也不行,到底要做什么才行呢?”
导师严厉地说:“这我不知道,别说我不知道,全国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后来李恒德先生告诉他,你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你要到图书馆去查,然后再定。
那时只有外文资料,中文资料是没有的。
李冠兴又经过两个月的反复调研,发现之前确定的研究方向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很快,他又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铀的热循环”。抱着做不出来就肄业的决心,李冠兴拿着方案虚心向教研组里的教师们一个个地请教,完善方案。
当时的教研组实验条件非常差,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李冠兴自己动手焊起实验架,用时钟做控制系统。
当时他还带了两个本科班,只能利用晚上翻阅大量文献。那段时间他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因睡眠不足,让他消瘦了不少。
回上海探亲时,母亲看到憔悴、消瘦的儿子,差点没认出来。
上海的朋友来包头看他,不少人都掉了眼泪
1967年,李冠兴毅然决然奔赴祖国北疆,投身到我国核事业的最前沿,希望实现“求真务实,创新图强,厚道为人,报效祖国”的人生信条。
“我学的就是核材料专业,所以到核材料厂是最对口的。因为当时没有人,国家需要到这儿来,大家要干一番事业。”面对国家的需要,27岁的李冠兴义不容辞也无所畏惧。
到包头二〇二厂,是李冠兴没毕业的时候就做的决定。当时有关系要好的人建议他留在清华大学,不要去核燃料厂,但并没有动摇他投身核事业一线的决心。
到厂里的第二年,李冠兴因为“文革”被下放进行劳动改造。那时他当过装卸工,做过瓦工,也开过搅拌机。但学养深厚、通达乐观的他,懂得怎样将磨难化为动力,不仅与很多工人成为了朋友,还掌握了许多劳动技能。
那个时候,曾有上海的朋友到包头来看他的生活状况,不少人都掉了眼泪。后来的几年中,上海方面几次来“挖”李冠兴,让他回上海,并许诺解决户口、高薪、配备保姆等条件。但他为了核事业还是留在了二〇二厂。
“因为到了上海就等于脱离了专业。”当时李冠兴给出了他这一生中最执着的答案。
“先生的远见卓识和对事业的热爱,感动了我,彻底打消了我离开的念头。还有很多同志在先生的人格魅力感召下,以先生为表率留了下来,这批人为二〇二厂的生存、发展和二次创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核北方原总工程师任永岗回忆说。
在202厂一呆就是40年,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才
李冠兴在二〇二厂一呆就是40年。他在这里担任过组长,分室主任,副所长,厂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厂长等职务,并筹建了核工业唯一一个建在工厂里的重点实验室,建成了我国首条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也在这里完成了多个项目,攻克了很多核材料元件生产中存在已久的技术难题。一些研究成果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先进的知识基本上没有,要到北京去查文献,但我们不怕困难,中央给我们的任务一定要完成,想尽办法去完成。”在一段采访视频中,李冠兴这样说。那个时候,他还经常从北京带很多带鱼回来给大家吃。
李冠兴在二〇二厂的第一项工作是从事某重要研究,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做,包括查资料、定方案、整治设备、选材料等。
第一次作项目报告时,李冠兴就遇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沛霖。张院士听完他的项目报告后评价:“很好,很科班”。
之后,张沛霖不断地把一些科研攻关课题交给李冠兴,每次他都能出色地完成。
曾有人询问张沛霖院士,谁够资格评选院士?
张院士毫不犹豫地说:“我觉得李冠兴够格。”
1989 年,李冠兴(左)与张沛霖在北戴河会议上合影。张沛霖先生是我国核燃料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
在多年的科研生涯里,李冠兴结交了许多良师益友,熟悉的人都说他是大家心目中的英才。
“在中国,提起核燃料与核材料,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李冠兴院士。金丝边的眼镜,总是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头发,穿着整齐无痕的外套或衬衫。无论是艰难的技术决策,还是严格的专业评审,李院士用略带口音的普通话陈述的观点,总让听者如沐春风,又心悦诚服。”李冠兴给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ATF项目部副总工程师刘彤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冠兴院士在核燃料领域属泰斗级人物,大名如雷贯耳,令我等晚辈仰慕不已。”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及材料重点实验室原主任王晓敏对李院士在核领域的成就与造诣十分敬佩。
公派美国访问,敢于质疑的作风反而获得导师赞赏
1976年,李冠兴攻克了核材料元件生产中存在已久的技术难题,为当时大幅度提高元件包装成品率和降低反应堆内事故几率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次任务的完成影响很大,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赞誉。
1982年,李冠兴被公派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冶金系做访问学者。
1984 年,李冠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冶金工程系实验室一角
求学期间,他经常与导师Powell教授进行学术探讨,还到图书馆找来许多材料,证明导师的某些观点是不对的。
这种敢于质疑的作风,反而获得了导师的认可和赞赏。回国前Powell教授在给张沛霖院士的信中对李冠兴备加赞赏,认为“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干和勤奋工作的年轻人。他向我显示了他具有分析处理范围广泛的各类不同问题的能力”。
李冠兴回国前, 导师Powell写给张沛霖的信(翻译后手写版)
“与李冠兴院士相识始于2010年。作为几家联合的特种金属提纯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专家组组长,每个年度召开项目交流会,他都不辞辛苦,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到场主持会议,对项目的研究进展提出非常中肯的建设性意见。先生儒雅的学术风范,严谨的治学理念,一直珍藏在我的记忆中。”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奎追忆起与李院士的相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3月,金属所李依依院士率队来中核集团交流燃料和燃料包壳方面的工作,当时李冠兴先生身体就有些欠佳,但他一直坚持参加完一上午的汇报交流。会后我送他,他紧紧抓住我的手说,国家在核材料和核燃料研发方面会有长期投入,希望金属所与二〇二厂抓住机遇,开展深入的务实合作,不辱使命。先生的嘱托,至今言犹在耳。”
59岁获评院士,临危受命当厂长
2001年,花甲之年的李冠兴“临危受命”,出任二〇二厂厂长。在那个“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年代,他带领二〇二厂职工,建成了我国首条也是目前唯一一条重水堆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
李冠兴介绍二〇二厂情况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提起当时项目申请和建线时的情景,二〇二厂人都会回忆起身为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的李冠兴一再强调的几句话:
“同志们一定要珍惜这次机遇。如果搞不好这个项目,二〇二厂将再次落入低谷,脱困将成为泡影,同时也将给我国核电燃料元件的国产化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这些人将成为历史罪人。”
李冠兴的话铿锵有力、语重心长,其言其情,令人为之感奋,让当时的二〇二厂职工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在李冠兴的带动下,大家都非常努力,在没有外国人监造的情况下,33个月就建成了生产线,拿出了我国首套重水堆核燃料元件,不仅实现了二〇二厂的扭亏脱困,也为秦山三期核电燃料元件国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这条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已安全稳定运行20年,高质量完成了194488根棒束的生产任务,棒束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一位为核燃料与材料奉献一生的人,李院士最大的心愿就是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核电燃料,立于世界先进行列。”刘彤说。
2013年,国家能源局正组织召开中国首届事故容错燃料(ATF)研讨会,李冠兴不辞辛劳,主持会议,推动组建中国ATF研发联盟。ATF国家重大专项成功立项后,他不顾高龄,在2015~2019年间频频往返于包头、北京、深圳,主持学术年会、方案评审等会议,帮助ATF开好头、起好步。
李冠兴曾说,ATF是中国核燃料赶超世界的一次重大机遇。
作为一名学者与管理者“双重身份”的厂长,李冠兴曾多次提及评判一个人的标准——“我就看这个人的活儿干了没有,干得好不好。”
李冠兴作为中共十六大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
耄耋之年,身有病痛仍奔走
随缘素位,是李冠兴给自己树立的人生目标。
随缘指要摆脱名利,顺应自然,以平常心办平常事,做一个平常的人;
素位就是讲究安守本分,作为院士就是要保守学者的本分。
他自16岁求学清华,迈入核材料研究的大门,一生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长期从事核材料与工艺技术、粉末冶金、金属材料、高级陶瓷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在生产堆、研究堆和核电站燃料元件与相关组件及铀材料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许多学术思想,在核事业领域影响深远。
2004年10月, 李冠兴从厂长的岗位上退下来后,受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委托,参加第三代核电站的国际招标,任燃料组组长,前后历时3年,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四所所长易伟还记得,在2013年8月,当N36锆合金特征化组件在秦山核电堆内考验第一次池边检查结果出来后,由于缺乏历史数据和经验认识上积累,针对后续继续考验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应对策略,中核集团在北京组织了专题技术讨论。
会上,出现了各种困惑、疑虑、怀疑乃至动摇的观点。
幸运的是李冠兴院士肯定了一线技术人员开展的分析论证和主要应对措施,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自主品牌CF系列燃料组件和N36锆合金的研发进程和成功应用。
2018 年,李冠兴(左二)出席核电燃料元件制造技术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
作为业界的精英,李冠兴始终用自己的坚定、坚持、坚守,在困境中持续推动先进燃料研究。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核电发展遇冷。当时上海核工院拟开展高热导芯块的预研工作,部分专家基于业界发展前景的悲观预期,对研究投入持保守审视态度。”朱丽兵回忆道,“李院士充分认识到这种先进材料在后续核电安全性、经济性提升中的重要意义,大力推动该研究内容在‘CAP1400关键设计技术研究’重大专项中的立项。”
后来抗事故ATF材料成为国际热点,高热导芯块成为各国重要的研究方向,李冠兴院士的真知远见为我国核燃料在该领域发展带来先机。
虽然已是耄耋之年,身体也有病痛,可在别人颐养天年之时,李冠兴院士还在不知疲倦地整日忙碌着。
他把工作重心从一线指挥逐渐转到未来发展战略研究上,多次叮嘱后辈不负重托。
2008年至2018年,李冠兴院士连任第七届、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期间,在学术引领、产业发展、国际交流、科普宣传、人才成长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6 年,李冠兴(右)代表与国际辐照加工协会签订合作协议
高瞻远瞩,鞠躬尽瘁。
虽然李冠兴院士已与世长辞,但他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他的崇高品德和学术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值得我们永远学习!